花了兩個多月將大溪地遊記的文字部份寫好,來到最後終章卻是最困難的一篇,思索了頗長時間也執不起筆來寫上任何一個字,其實最終總結最好還是用來刻劃個人感受的一篇。
在旅途期間及回港之後,最多人問我的問題是去一趟大溪地要多少旅費,是的,去一趟大溪地的旅費確實是比較昂貴,比馬爾代夫的旅費更高,但若果您是十分喜愛海島的話,單從旅費太高昂而放棄了這般漂亮的國家不去我會替您十分可惜。
很多朋友在社交網站的留言都說「很羨慕啊!」,若然羨慕咱的朋友是來自連白米都憂心沒錢買、飯也擔心沒吃得飽的國家我會很理解的,但若果說羨慕的朋友是來自一個有最低薪金保障,即使連每天工作九小時的餐廳清潔員,洗碗碟的也可月入$13000港幣的香港我會覺得很難去理解。
難以理解的是有人寧願將錢花在四趟曼谷四日三夜的旅程,又或者去三、四趟首爾瘋狂購物之旅也不願意將同一筆錢花在一個「很羨慕啊!」的行程之上,一直就這樣繼續羨慕下去。以往初出茅廬剛出來社會工作的九十年代,旅遊是一件為喝望遊歷的國家而努力儲錢去達成夢想的事情,而現在的旅遊卻是為了一張超平價機票因而決定去那一個目的地的事,我並非要表達這樣旅遊方式是本未倒置又或者有甚麼不對勁的地方,只是時代不斷在轉變,人類的思維與及價值觀亦絕對有所不同,其實我想帶出的一點是無論世界如何變遷,但人總是有夢想的,若果閣下也有著和我相同的夢想希望去尋訪每個天堂般的美麗海島,何不將那些短程旅行的花費減少,貴精不貴多地去實踐一個天堂夢呢?像大溪地或馬爾代夫這些瑰麗海島的花費確實比其他地點來得高昂,但卻並非貴得高不可攀的地步,只是去一趟這般的夢想之旅在閣下心目中的價值有多少而已,數年前有朋友曾經跟我說,花那麼多錢只為了去看海是沒有價值和很不智,但我只知道我的價值觀告訴我實踐夢想是無價的。
離開 Bora Bora 的那天天氣就好像回復前來那天一樣,整天密雲有雨,即是代表鳥瞰 Bora Bora 照片再次泡湯了,殊不知在登機一刻天空突然放睛,雖然拍不出滿意的照片,但總算是拍出幾張告别作。
離開 Bora Bora 時的心情很覆雜,回想起小時候很多往事,雖然跟父親的感情並非十分要好,但他喜愛海洋,小時候經常帶我到海邊釣魚,雖然整天伴他在側有些納悶,但只要有大海看我毫不猶豫地放棄媽媽跟我安排的其他活動,跟父親到離島或海邊釣魚去。
他的夢想是有生之年到訪擁有柔軟潔白細沙和樹影婆娑的海南島一遊,海南島就是他心目中的人間天堂,他最終也攜同我們實現了他生命中的終極夢想,這次是我們一家首次坐飛機,這亦是父親的最後一次,當飛機在海南島上空盤旋正準備降落之際,看見父親的眼神,是我首次領略到實踐人生夢想是何其美好的事情。
小時候經常幻想終有一天可以身處水清見底的海中跟熱帶魚暢泳,這個海南島旅行團的導遊在旅途之中介紹了他眼中的人間天堂「馬爾代夫」給我們,這是我首次聽聞這個名字,他形容那裡一島一酒店、海水如何清澈冰藍,大慨這應該是我心目中要尋找的人間天堂相距不遠矣,父親一生沒有甚麼實物留給我,但他留下來給我的是熱愛大海的心和實踐夢想的一份執著,還有那個海南島的旅行團令我認識了馬爾代夫這個地方因而改變了我的一生。二十年前找到了人生的第一個人間天堂馬爾代夫,二十年後的今天找到了另一個人間天堂 Bora Bora,沒法預期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重臨,但至少已經為自己不愉快的童年做了一點事。
我並不能單憑一己之力能改變時下的旅遊風氣,我只希望帶一個訊息給有緣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不要再給自己找任何藉口,青春和生命有限,因為夢想是無價的。
《田.海區2013大溪地遊記全章完》
copyright (c) 2014 田.海區 | by Eddie Ti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