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撈越河貫穿整個古晉市,舊城區位於南面河畔,是遊人必到之處,舊城區是一系列的殖民地建築及唐人街所在,還有很多特色的旅館和青年旅舍等,慢步在舊城區內彷彿回到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光景,有時候走進香港的舊區如元朗、大角咀等,當看見一些舊式商店,總會令我幻想擁有一部能帶我回到出生年份的時光機器,看看現在身處地點的情況和感受一下當時的風情。穿梭於古晉舊城區的單程小路,看著上了年紀的華人在舊商店售賣貨品,的確令我有點時光倒流回到惜日老舊時代的感覺。
華人是砂撈越人口第二多的族群佔 24%,只比佔 29% 的 Iban 族裔略少,當地華人仍保留著舊有的傳統和文化,他們雖然和我們這邊的語言和膚色相同,但兩地一直交流甚少,所以多年以來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文化,但當走在古晉街頭,令我感覺到他們或許比我們更加保留著華人的傳統。
除了殖民地建築外,慢步於設有休閒設施和餐廳酒吧約一公里長的砂撈越河畔亦有另一番味道,在南岸對岸最突出的建築是砂撈越州政府的議會大廈,從舊城區隱約望過去像似是 UFO 將快要升空的感覺。
古晉又稱之為貓之城,名字的由來原來是一場誤會,據說於 1838年英國航海家 James Brooke 與他的船隊駛到古晉來,登岸後遇到一位抱著花貓的居民,Brooke 向該位居民垂詢這裡的地名,居民誤以為他問貓的馬拉話是甚麼,因為貓的馬拉話正是 Kuching,故此船長便誤以為這裡的名字叫 Kuching,並且亦帶來了「貓城」的別號。
copyright (c) 2013 田.海區 | by Eddie Tin, all rights reserved
是否特別多貓🐱貓🐱❔❔❓❓
我當初以為係,但其實唔特別多